33.9K
点击关闭
?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评论
立足全方位覆盖 坚持市场化运作 金乡城乡环卫一体化惠及全县64万人民

发布日期: 2014-12-16 17:06:46 访问次数: 字号:[ ]



立足全方位覆盖  坚持市场化运作

金乡城乡环卫一体化惠及全县64万人民

决策咨询中心:时光 代登义

引言

2013527,金乡县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方案》,拉开了全县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朝着“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市场化运作、一体化管理”方向发展的序幕。

2014830,金乡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启动仪式隆重举行,标志着金乡“政事分开、管干分离”的城乡环卫保洁新机制正式运营,更标志着金乡城乡环卫一体化新格局的初步形成。

2014109,中共山东省委农工办内部刊物《山东农村工作》刊发文章,介绍了金乡破解城乡环卫一体化难题的先进经验。113,副省长赵润田同志作出重要批示:金乡县重视生态治理,开展水系连通、绿化攻坚的经验很好,应在更多的县城、乡镇驻地得到推广。

在赵润田副省长作出重要批示的同一天,济宁市美丽乡村暨小城镇建设现场会议召开,县委书记刘章箭在会上作典型发言,介绍了金乡以城乡环卫一体化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

一年多来,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济宁日报、济宁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大众网、东方圣城网等多家新闻媒体“聚焦”金乡,对金乡实施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和生态建设工作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引发了上级有关领导和兄弟县市区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有省内外30余个县市区的考察团先后到金乡交流学习,借鉴推广“金乡模式”。

从最初工作目标的明确定位、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到目前的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全县所有村居,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金乡模式”缘何引起如此轰动?又是怎样助推了美丽乡村建设?怀揣着诸多疑问,我们走进每一处村镇,认真探究“金乡环卫模式”的运作秘诀。

破题:市场化运作的“长效保洁”机制扮靓城乡

近日,在化雨镇冯海村,映入笔者眼帘的是摆放整齐的垃圾桶,统一着装的保洁员和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清新的空气、宜人的环境,让人自然而然地在脑海中改变了对农村环境 “脏、乱、差”的定式思维,当然了,冯海村的华丽转身主要得益于金乡县实施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以前,我们村的生活垃圾都是村民自己找地方处理,弄的村里村外又脏又乱、到处都是垃圾。现在好了,村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垃圾桶立在路边,大伙儿都很自觉地把垃圾丢到垃圾桶里,每天还有保洁员对村里的环境卫生进行日常保洁,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老少爷们儿都感到很舒心”。谈起村里的环境变化,该村村民陈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像化雨镇冯海村一样,我县市场化运作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目前已覆盖全县所有村居、路网和沟渠,覆盖率达100%。目前,从城市到乡村处处一派整洁靓丽的景象,让人很难想象,就在两年前,农村的环境卫生大都还处在“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出门看一看,一片脏乱差”的阶段。当时,群众有怨言,领导不满意,外界有看法。如何有效破解垃圾处理问题,还群众一个靓丽整洁的人居环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下足了心思和功夫。

构建三级环卫管理体系。“健全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系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同样如此。”金乡县委副书记、县长董冰在谈到这项工作时说。为切实加强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县里专门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由县市容环卫局负责对全县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全县13处镇街均常设35人的环卫管理办公室,配备督导皮卡车一部,并按照每812个行政村配备一名保洁监督员的标准,面向社会招聘保洁监督员80名,专职负责辖区环境卫生和村级保洁员的管理、监督、考核。在村级全面配齐保洁人员,按照每500人配置1名农村保洁员的标准,在全县选配了1980余名保洁员,构建起县、镇、村城乡环卫三级管理体系和以专业队伍为主、全民动员、多方参与的环卫队伍体系。

让城乡环卫管理与市场接轨。为打破城乡环卫管理二元结构,从2012年开始,我县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重点解决净化问题。最初县里采取惯用的政府花钱养人做保洁的方式,投入了大量资金配齐保洁员和清运设备,使城乡面貌有了一定好转。但是,这种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双重角色,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难监管、难考核和干好干坏一个样等一系列问题,投入较大实际效果却不理想,老百姓对垃圾清运不及时也有意见。为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彻底打破城乡环卫保洁“政府包办”的传统习惯,2013年初,我县借鉴城区环卫托管的模式,推而广之惠及农村。按照“保洁公司一杆到底,管理作业相互分离,垃圾清运全面覆盖”的标准,政府与专业的保洁公司签订全县域、全过程的协议,并将招聘的80名保洁监督员、1980余名村居保洁员以及环境基础设施全部交给公司管理,实现政府当“裁判员”、企业当“运动员”的社会分工。“现在我们公司负责全县的农村垃圾清运工作,公司现有的20辆垃圾清运车,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要进村工作,保证各村垃圾日产日清。”北京晓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金乡分公司工作人员张东生告诉笔者。按要求,签约公司对全县所有村居、路网和沟渠每天至少清扫两次,并做到日产日清、当天清运,政府只负责日常监管考核、奖优罚劣,从而在机制上实现了市场化运作。这种由原来的“政府花钱养人做保洁”变为“政府投入买服务”的运作模式自运行以来,由于投入资金明显减少,管理方式更加专业,不仅实现了各村居环境的持续改善,而且还带来了生态、社会、民生三大效应叠加。金乡县在财力非常薄弱的情况下,创新思路办法、理顺体制机制,建立起的这种市场化运作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和城乡“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置”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环境不能长效保洁的难题,让全县64万人民的生活环境得以显著改善,一个城乡共建共享优美宜居家园的格局已然形成。

 

 

创新:破解“巨额投入”资金和管理难题

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没有雄厚的资金作保障一切都是空谈。然而,县委县政府却通过思想观念的转变、资金筹集方式的创新,把“无米之炊”做成了一道独具风味的“大餐”。“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过程中,从垃圾清运、收集到处理,即使抛开日常运营成本,其设施、机械和人力也是一项巨额投入。对于我们经济薄弱县来说,靠自身财力很难一步到位,这就促使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把眼光投向市场,像经营城市一样来运作城乡环卫一体化。”金乡县委书记刘章箭如是说。

观念一转天地宽。在工作指导上确立市场化为主后,我县将环卫一体化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6300余万元用于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在垃圾处理、镇街垃圾中转站建设和生活垃圾收容器更新换代等方面的硬件投入资金缺口主要通过BOT等模式补充。

通过招引项目,破解垃圾处理难题。“村里的垃圾清理出来后,将被运送到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单纯的垃圾处理这一项对县里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所以我们通过BOT模式建成了我县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厂。”金乡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局长陈遵峰告诉笔者。据了解,实施卫生填埋以后的垃圾处理场,以后还可改造成生态公园,实现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在做好垃圾处理项目的同时,金乡县还积极运作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目前已签订投资协议,该项目计划投资6亿元,日处理生活垃圾600吨、秸秆200吨,建成后将逐步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此外,污水处理上,在建成一处日处理能力20万吨城区污水处理厂和两处日处理能力20万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正式启动实施了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工程,致力解决镇村污水处理问题。今年5月份,成功与国际环保公司——新加坡优艺集团签署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合作协议,计划投资5.6亿元,在13个镇街及城边各新建一处污水处理厂,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最终实现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截至目前,已有7个镇街10处污水处理设施已建设完毕,即将投入使用。通过多种方式,近两年全县累计吸附县外投资2.8亿元,争取专项资金2800万元,既缓解了财政压力,又如期实现了城乡环卫全覆盖。

统一规划布局,建好配齐环卫设施。环卫设施是环卫工作的载体和基础,建设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环境卫生质量。2012以来,我县遵循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规划选址、统一招标建设的原则,采取政府投资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累计投入资金3500余万元,建设了13处镇街垃圾中转站,配套压缩箱体26个,购置大型压缩车10辆,配备密闭式垃圾箱体1000余个,为垃圾封闭高效转运搭建了扎实的平台,打通了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关键一环。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购置垃圾桶1.6万余个,配备人力三轮车1000余辆,镇村保洁员负责承包地界范围内的保洁,每天至少清扫两次,并做到当天清运,实现了居民生活垃圾的就近投放、日产日清;投入保洁车辆60余部,全面推行垃圾封闭式收运,保证垃圾清运处理质量,有效杜绝了垃圾清运环节的二次污染。

强化技术支撑,提高工作效率水平。为进一步创新管理方式,我县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中,与已经建成的公安天网工程和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平台有效对接,实现资源共享,建设了全县“智慧环卫管理系统”,对保洁公司、保洁队伍管理和车辆运输实施24小时全程监控、即时调度,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让村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环卫保洁服务,真正体现了城乡统筹、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了村民的环卫意识,提升了乡村文明水平,为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长效保障。

通过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来激活市场、吸纳资金,有效解决了政府暂时财政投入不足的难题,实现了“让环境早改善、让农民早受益、让地企得双赢”的良好效果,走出了一条非常符合金乡县情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之路。

 

惠民:“综合效应”的凸显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前两年我们村里的路不好,特别是一到下雨天,出门都得泥里水里趟,由于路面没有硬化,村里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也是治标不治本。现在,县里实施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和环境综合整治,不仅解决了我们村里的生活垃圾问题,还把我们村里的道路都硬化上了,这样一来全村的环境卫生立马就上了一个档次。”卜集镇东门屯村支部书记李来文激动地告诉笔者。据了解,为真正建成“美丽乡村”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发展红利,我县坚持借势借力,在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过程中,同步实施了生态治理、社区建设和路网硬化三大重点工程,使城乡面貌得到了质的飞跃和提升。

依托生态治理打造美丽金乡靓丽名片。水系治理方面,持续放大县域拥有24条河流、城区“八河绕城、四面环水、三河穿城”、水系资源异常丰富的优势,突出“治水、扩湖、增绿、融文”,投资18亿元启动实施的“九湖五河”治理工程,目前全长40公里的绕城滨河大道一环、二环已全线贯通,建成省级水利风景区1处、市级湿地公园3处,河湖贯通、水域相连的生态景观正加速呈现。城乡绿化方面,连续三年开展“大绿化攻坚会战行动”,加速推进绿色通道、水系绿化、农田林网、绿化示范村镇建设,三年来全县累计新增造林205万亩,被授予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省级园林城市和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美化净化方面,组织开展全方位、大规模的农村存量垃圾集中整治活动,彻底清除卫生死角,清理后的区域,及时硬化、绿化,配套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巩固工作成果。不断强化坑塘整治,将可视范围内的大小坑塘进行高标准治理、美化、绿化,做到每个坑塘有水有绿、水质清澈。全面加快农村改厕工作,积极借鉴外地经验,研究对接国家政策,通过以点促面、示范带动,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改厕,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正在逐步向水冲式、无害化转变,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大力开展归行入市整治活动,每个镇街都建立了一处高标准的集贸市场,彻底改变了以前杂、乱、散的现象,镇街驻地面貌大为改善。

依托新型社区建设培养农民良好生活习惯。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适度集中、综合配套的原则,创新提出并强力推动镇街产业园区、新型农村社区“两区同建”,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城乡联动的产业体系和城乡对接的基础设施体系。全县共规划社区62处、产业园区67处,目前已建成新型农村社区30余处。同时,着力抓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实现社区卫生、教育、水电气、物业管理全部到位,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力促进了农村环境面貌的大改善。

依托农村路网建设提升农村美化净化水平。农村环境想净化,必须得硬化,硬化是基础,没有硬化,净化根本谈不上。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以来,金乡县紧紧抓住“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和村村通、村内通、户户通的历史机遇,深入推进村级公路网化建设,全县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到2115公里,路网密度238.7公里/百平方公里,完成村内主要道路和小街巷硬化1300余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民出门就是硬化路。在此基础上,全面实施“村级文化广场全覆盖工程”和“村村亮灯”工程,投资1.2亿元新建村级文体活动广场700余处,投资近亿元为农村安装太阳能路灯20000余盏,让农村群众基本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生活环境,极大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前两年,我们老百姓到县城办事儿,感觉城里的大街小巷都很干净,城市建设的也很漂亮,可是到了我们镇上和村里就感觉又脏又乱、很不舒服。现在好了,县里实施了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公司每天都安排专门的保洁人员打扫村里的卫生,垃圾清运也很及时,我们农村也和城里一样干净漂亮了。”金乡县胡集镇三皇村支部书记仇广友如是说。一招妙棋带来多重效应。这些与城乡环卫一体化同步推进实施的一系列惠民工程,在让全县64万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同时,也将更加有力地推动生活甜美、环境优美、社会和美的“美丽金乡”建设。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常见问题 | 网站管理
主办:中共金乡县委 金乡县人民政府
鲁ICP备08102125号 电子邮箱:jx8706166@163.com
    浏览量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浏览器IE6以上版本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