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来大规模的自卫反击战,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胜利粉碎了国民党的猖狂进攻,使整个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民解放军已由战略防御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1947年6月30日夜,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领第一、二、三、六4个纵队共13个旅12万羊山陵园刘邓雕塑人,悄然突破了国民党军的黄河防线,进入了鲁西南,发起鲁西南战役。从此拉开了南下大别山的战略进攻序幕。
鲁西南战役,是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为实现千里跃进大别山、经略中原的伟大战略意图,于1947年6月30日至7月28日,在山东省西南部的北起黄河岸,南到陇海铁路,西自菏泽,东到大运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队的一次大规模歼灭战。经28天连续作战,歼灭国民党正规部队9个半旅及4个整编师师部,共5.6万余人。战役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跃进大别山,把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开辟了道路,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它同山东、陕北以及东北、华北等战略区的反攻和进攻相配合,形成了对国民党军队的全国规模的巨大攻势,使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此开始了一个伟大的转折。鲁西南战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的历史中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一)强渡黄河
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解放战争第一年的伟大胜利,使全国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一年来,全国解放区军民,在党中央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已经歼灭了国民党正规军9个半旅,使敌人的总兵力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降为373万。其正规军队从200万减为150万,能用于进行战略性机动的,仅40个旅左右。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则由127万发展到195万,其中正规军发展到100万以上,战略机动兵力已优于敌人。
当时的战场形势是,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被粉碎后,改为实行“重点进攻”,将进攻的重点置于解放区东西两翼———山东和陕北解放区。蒋介石为了保障他的重点进攻,对晋冀鲁豫解放区实施蓄谋已久的“黄河战略”,于1947年3月,悍然将黄河引归故道,指望以黄河天堑来代替“四十万大军”阻挡解放军南进,并企图利用黄河从陕北到山东所构成的“乙”字形防线,将华北解放军聚歼于“乙”字形弧内的华北平原。刘伯承形象地比喻说:“敌人摆的阵势是两头粗,中间细,象一只哑铃。”
全国当时总的形势表明,尽管国民党军队在数量上和装备上还占着优势,但无论是在军事战线上,还是在政治战线上,国民党都打了败仗。在国民党统治区,伟大的人民反蒋运动蓬勃发展,国民党政府已处在岌岌可危的境地。人民反对、兵力不足、后方空虚是其无法摆脱的三大致命弱点。而中国人民解放军则在战争中得到锻炼和发展,装备大为改善,士气极为旺盛。在广大解放区,土地改革胜利进行,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解放军在后方更加巩固。
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英明决断,不等到敌人的进攻被完全粉碎,解放军在数量上、装备上都超过敌人之后再去展开战略进攻,而是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不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立即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从这一战略意图出发,中央军委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粉碎国民党的反革命战略方针,把中国革命推向新高潮。并把“大举出击,经略中原”作为举行全国性反攻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将出击和进攻的矛头,指向雄峙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瞰制中原的大别山区。
为了实现跃进大别山、经略中原这一伟大战略决策,中央军委毛泽东同志制定了“三军配合,两翼钳制”的周密部署。三军配合是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首先在敌人守备薄弱和要害部位的鲁西南地区,实施中央突破,跨越黄河天险,发起鲁西南战役,打开挺进中原的前门和通道,随即直趋大别山;以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左后翼军,挺进苏鲁豫皖地区;以陈赓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右后翼军,自晋南渡黄河,挺进豫西。三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布成“品”字形阵势,互为犄角,逐鹿中原。两翼钳制是:以西北野战军出击榆林,调动进攻陕北的敌人北上;以华东野战军在胶东展开攻势,继续把进攻山东的敌人引向海边,并以华东野战军一部向敌泰安至临城之线出击,配合鲁西南作战。
在整个战略决策中,刘邓大军担任着战略突击的任务。而实施中央突破,打开挺进中原前门和通道的鲁西南战役,就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否顺利地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以至关系到整个战略进攻胜败的一场关键性作战。
从1947年初开始,中央军委即对刘邓大军的行动发出一系列的指示:1月2日,指示晋冀鲁豫军区,战略进攻准备工作从现在起即须分别轻重缓急开始进行。4月27日,指示刘邓,应在晋南和冀鲁豫两个方向同时准备充分船只,以便随时可以从东面或西面渡河转入战略进攻。5月8日,指示刘邓,全军应有深入的政治动员及干部、经费等项的充分准备。5月中旬,中共中央批复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薄一波向中央的建议,组成了以邓小平为书记,以邓小平、刘伯承、李先念、张际春、郑位三、李雪峰、刘子久、陈少敏为常委的中原局;以李先念为副司令员,随刘邓一起工作;以徐向前、薄一波、滕代远主持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工作。6月3日,中央军委同意刘邓大军本月休整,于月底发起渡河作战,实施中央突破。
遵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刘邓大军在军事上、政治思想上、物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慎密的准备。3月10日和5月15日,晋冀鲁豫中央局先后在广平、冶陶召开会议,讨论战略反攻的准备工作和兵员补充、支前等问题。3月23日至5月25日,刘邓大军发起豫北反攻作战并取得辉煌胜利,为转入战略进攻创造了条件。随后,刘、邓首长命令第一、二、三、六纵队转入休整,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大整训。在整训中,为提高广大指战员对形势的认识和军事素质,野战军政治部发出《关于形势与任务的报告大纲》,野战军司令部颁发了刘伯承的《敌前渡河战术指导》。刘、邓在安阳石林召开各纵队首长会议,讨论部署转入战略进攻和大军南进的各项工作。邓小平在野战军直属队营以上干部会议上作了动员报告。其间,部队进行了整顿,编组了新的野战军纵队,有4万青壮年农民充实了部队。在广大指战员中,普遍进行了大反攻的形势和任务的教育,认真学习《敌前渡河战术指导》,开展了规模空前的评功、记功、贺功活动和热火朝天的军事训练。全军上下,士气饱满,欢欣雀跃,莫不摩拳擦掌,整装待发。6月22日,刘伯承作了强渡黄河,实施鲁西南战役的动员报告。
这时,鲁西南地区敌人的态势是:由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正集中在山东和陕北两翼作“重点进攻”,鲁西南及其附近之敌均处于防御态势,企图依持黄河天险阻止刘邓大军南进。从开封至东阿的250公里黄河防线,仅有第四绥靖区刘汝明
之整编五十五师、六十八师共6个旅,结合地方兵团防守。五十五师师部位于郓城县城,其二十九旅位于城西南黄安,七十四旅位于城北肖皮口,一八一旅位于正西方的鄄城县;六十八师师部位于菏泽城,其一四三旅位于城东北之都司集,一一九旅位于城西南之毕寨,八十一旅位于西北方之东明县城。鲁西南外围的情况是:东面,敌第二十绥靖区2个旅防守东阿至长清一线,七十师2个旅位于嘉祥一带机动;南面,豫皖苏地区有敌4个半旅;西面,豫北地区有王仲廉集团9个半旅。由此可见,尽管敌军在鲁西南地区河防薄弱,战斗力不强,但邻近地区尚有一定的机动兵力。一旦遇到强大攻势,黄河正面守敌能够迅速地收缩,退守鄄城、郓城、菏泽等地抽兵来援。因此,要夺取鲁西南作战的胜利并非轻而易举。
6月20日,刘伯承、邓小平下达了晋冀鲁豫野战军鲁西南战役“基本命令”。6月26日,下达了晋冀鲁豫野战军鲁西南战役“作战命令”。具体部署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第六和第二、第三纵队,分别于6月25日和26日由安阳一带秘密东进,于6月30日以前到达黄河北岸寿张、范县、濮阳一带。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一旅于6月27日先行秘密南渡黄河,结合郓城地区地方武装,于30日拂晓进至黄河南岸戴庙、蔡家庄地区接应第一纵队渡河。原在黄河南之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二旅结合鄄城地区地方武装,秘密进至黄河南岸旧城集、临濮集地区接应第六纵队渡河。6月30日夜,发起渡河作战。第一纵队经位山、张堂、林楼等地渡河,随后向郓城急进,在独一旅协同下,由东、南、西三面向北兜歼郓城之敌。第二纵队经林楼(范县西南)、孙口等地渡河,以一个旅围歼黄安之敌,主力由西南向东北协同一纵兜歼郓城之敌。第六纵队经李桥、鱼骨、张村等地渡河,歼灭鄄城地区之敌。第三纵队为预备队,尾随六纵和二纵渡河扩张战果。同时,采取声东击西以及支援作战和主要作战相配合的打法。以太行、冀南军区主力及冀鲁豫军区一部,先一日对豫北敌人发动攻势,以豫皖苏军区部队向开封以南地区发动攻势,以迷惑和牵制敌人。以鲁西南地区冀鲁豫二、三、五、七军分区地方武装、民兵直接配合作战。
1947年6月30日夜,正当豫北、豫皖苏两战场解放军虚张声势,积极行动之时,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即:杨勇司令员、苏振华政委率领的第一纵队,陈再道司令员、王维刚政委率领的第二纵队,陈锡联司令员、彭涛政委率领的第三纵队,杜义德政委(代司令员)、韦杰副司令员率领的第六纵队,共4个纵队,12万大军,在临濮集至张秋镇150公里宽正面上,选择敌防御的翼侧和结合部,从8个地段发起渡河作战。
河南岸,沿河担任河防的国民党军队,郓城、昆山(今梁山)一带是五十五师七十四旅,鄄城一带是五十五师一八一旅,东明一带是六十六师八十一旅。敌人利用黄河天险构筑了防线。大堤上,每50米一个暗堡,15米一个单人掩体。河滩上,战壕连着单人掩体,沿河村落散布着各种防御工事。加之宽阔的河床和汹涌奔腾的黄河水形成的天然屏障,构成了敌人的黄河防线。但因敌人兵力不足和防线过长,除其距河岸数十里外的郓城、菏泽等城有较好的阵地防守外,沿河防线比较薄弱。一些地方团队更不堪一击。6月30日,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一、第二旅在歼灭部分河防守敌后,已分别抵达郓城、鄄城一带黄河南岸,成为刘邓大军渡河的得力内应。
6月30日夜,渡河大军的大炮开火,惊雷般的巨响打破了寂静的夜空,河南岸立刻变成了一片火海。150公里长的河面上,各种渡船满载着英勇的解放军战士杀向对岸。不等船靠岸,战士们就跳进水中,涉水冲向河滩。控制滩头阵地后,战土们高喊着杀声,从河滩扑向大堤。在解放军突然勇猛的打击下,敌人河防部队有的闻声而逃,有的被迅速歼灭。当夜国民党军队吹嘘能抵四十万大军的黄河防线,被刘邓大军一举突破。敌人黄河防线崩溃。从而,拉开了鲁西南战役的帷幕。
(二)首克郓城
刘汝明集团在刘邓大军突如其来的打击下,为保存实力,不得不迅速收缩,以求固守。除其部分河防部队被歼灭外,7月1日拂晓,位于肖皮口的七十四旅、位于黄安的二十九旅仓皇退至五十五师师部驻地郓城;位于都司集的一四三旅、位于鄄城的一八一旅退守六十八师师部驻地菏泽。为迅速围歼五十五师,刘邓大军第一纵队经170华里急行军,于7月2日在冀鲁豫军区独一旅配合下,完成对郓城的包围。其第一旅逼近西关,第二旅占领东关,二十旅逼近南关,十九旅及骑兵团进至外围丁里长地区。第二、三、六纵队亦渡过黄河位于郓城西部、南部之鄄城、黄安地区待机打援,使郓城之敌完全孤立。7月4日,一纵队在郓城南关歼敌八十七团,并肃清四关之敌,兵临郓城城下,积极准备攻城。
刘邓大军一举突破黄河防线,南京国民党军事统帅部大为震惊。蒋介石为挽回败局,堵住这一缺口,立即自豫北、豫皖苏抽调第三十二、六十六、五十八等3个整编师和六十三师的一五三旅,在王敬久的指挥下,从陇海铁路分两路北援。其一五三旅于7月4日进至定陶,与退守菏泽之六十八师组成西路;其三十二、六十六师经单县、金乡北进,与在嘉祥地区的七十师组成东路,并以其五十八师及六十六师的一九九旅位于金乡为后应。蒋介石的意图是以五十五师坚守郓城,吸引刘邓大军屯兵城下,以东路军结成重点攻势,从巨野向西伏击刘邓大军侧背,和西路军形成钳击之势,迫使刘邓大军背水作战。企图将刘邓大军消灭于黄河和运河交叉之三角地带,或将刘邓大军重新逼过黄河以北。
情况起了变化,如何驾驭新的形势而稳操胜卷?刘伯承、邓小平根据王敬久主力尚远在单县以南,郓城守敌战斗力较弱,敌人分路北进,便于在野战中各个歼灭等情况,抓住这一战机,决心将计就计,采取“攻其一点,诱敌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的战术。果断决定,首先歼灭郓城和西路弱敌,开辟战场。遂以第一纵队和军区独立第一旅积极围攻郓城,吸敌来援;以第二、第六纵队从东、西两路援敌之间向南直进,攻取定陶、曹县两城;以第三纵队南进至定陶以东冉固集、汶上集地区,待机割歼东路援敌。
7月5日,二纵队冒雨急行军180华里奔袭曹县,国民党地方守军望风而逃,曹县城为二纵收复。郓城古城位于黄河南岸的黄河和大运河交叉的三角地带。四周有高7米、宽3米的砖质城墙和坚固的四门。敌人在城墙和城内各主要路口筑有大量地堡,形成以城垣为依托,火力点和副防御相结合的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五十五师师长曹福霖素有“防守将军”之称,企图凭借坚固工事予以固守,将刘邓主力部队吸引在城下,等待进发中的援军。敌人的目的如果实现,则刚刚南渡黄河的刘邓大军攻城部队,必然在敌东西路援军的夹击之下,被迫背水作战,形成十分被动的局面。所以,郓城之战,势在必克。几天来,一纵队在肃清郓城外围和四关之敌后,日夜加紧改造地形,实施迫近作业,大量构筑交通壕和火器掩体,使部队和火力队直逼城墙外100米处。7月7日夜20时,一纵以多点突破的手段对郓城守敌发起总攻。随着惊天动地的爆破声,战土们从四面八方发起冲锋。二十旅突击队一度攻上南城墙,有力地牵制了敌人的兵力。第一旅一团首先由城西门打开突破口。战斗英雄温好然在头部负伤的情况下,带领爆破组,冒着枪林弹雨爆破了敌人第一道阻绝壕。随后,他不顾身体多处负伤仍冲杀到城头。一团二营在突破口抵抗敌人的拼死反扑。一、三营迅速向敌纵深猛攻,直捣敌五十五师师部。此时,第二旅、二十旅亦相继从南门、北门攻入城内。参战部队动作勇猛,密切协同,大胆穿插迂回,进行夜战、近战和白刃格斗。经一夜激战,全歼敌1.5万余人。刘伯承、邓小平在给一纵队的嘉奖令中盛赞道:“第一纵队以坚决勇敢的动作,于‘七·七’晚间歼灭盘踞郓城之蒋军第五十五师师部及其二十九与七十四两个旅,收复郓城,创造了一个兵团单独攻坚和歼灭敌两个旅的先例,争取了大反攻中第一个光荣和重大的胜利。”
10日夜21时,第六纵队总攻定陶。十六旅、十八旅分别由东、北两面发起攻击,十七旅在城西、城南网歼逃敌。在攻克北门的战斗中,战斗英雄王克勤第一个冲出战壕,跨过鹿砦,跳过护城壕,踏上登城的云梯。当他身负重伤从云梯上跌落下来后,仍不让战士背他下火线,坐在地上指挥战斗,直至登城成功。十八旅、十六旅先后由北门、东门入城,与敌巷战至凌晨5时,终于攻下敌人负隅顽抗的最后堡垒———天主教堂,全歼守敌六十三师之一五三旅4000余人。
至此,战役第一阶段宣告胜利。它不仅使敌人钳击刘邓大军的计划完全归于失败,而且使刘邓大军开辟了北起黄河边的郓城、鄄城,南至陇海铁路北的定陶、曹县的广阔战场,并且长驱直进至敌军主力的侧背,完全处于主动地位。
(三)再捷六营
7月10日,在定陶之战告捷的同时,敌东路援军第七十师师部及一四O旅、一三九旅(缺一个团),第三十二师师部及一四一旅、一四九旅,第六十六师师部及十三旅、一八五旅,分别进至金乡县西北至巨野县东南一线。七十师在北边六营集,三十二师在中间的独山集,六十六师在南边的羊山集(金乡境内)。各师彼此间隔10至15公里,摆成了一条为兵家所忌的断断续续的长蛇阵。敌军对刘邓大军的意图一无所知,揣论不休,或曰“下郓城取菏泽”,或曰“下郓城取济宁”。国民党中央社7月14日郑州电称:“刘伯承所部渡河之后,忽东忽西,流窜无定。”这说明敌人在判断上的拙劣与被动。这时,刘、邓首长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要放手消灭敌人,歼敌越多对山东粉碎敌人重点攻势,乃至尔后跃进大别山均极为有利”的指示,决心抓住战机,不给敌人调整部署的时间,连续作战,挥戈直指敌东路援军,斩断其长蛇阵,猛烈扩大战果。
刘、邓首长立即作了部署:第一纵队由郓城进至六营集、独山集以东的巨野、嘉祥交界地区,伏敌右侧背,插入敌七十师、三十二师、六十六师之间隔地带,切断其3个师的联系,并以一部兵力阻击可能由济宁、嘉祥来援之敌,重点割歼敌三十二师,尔后攻歼敌七十师;第六纵队由定陶经章缝集东进至六营集以西之薛扶集地区,协同一纵队割裂、围歼三十二师;第三纵队由汶上集东进至羊山以东以南,割歼敌六十六师;第二纵队由曹县向东北,歼击谢集之六十六师一部后,协同三纵割歼羊山集之敌。另以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一、第二旅在万福河一线阻击可能由金乡北援之敌;以鲁西南地区军分区地方武装牵制菏泽之敌。
7月13日,刘邓大军各纵队按预定计划,迅速完成了对敌人的分割包围。王敬久发现其3个师被分割包围后,先令七十师向南,六十六师向北,靠拢居中三十二师。后又改令三十二师向北接应七十师,会合后一起向南靠拢六十六师。
14日,敌三十二师由独山集、鹿湾向西北方向突围,仓皇向七十师靠拢。第一纵队抓住三十二师向北运动的机会,立即以十九旅骑兵团予以追击,并以六纵十八旅由薛扶集向东兜击,通过对敌人的分割、追击和截击,歼其一四九旅大部,毙其旅长以下1400余人。敌三十二师师部仅带残部一四一旅与七十师会合于六营集。
同日,第六纵队主力赶至六营集以西之薛扶集,配合第一纵,对六营集紧缩包围圈。准备当晚发起四面总攻,将敌一举全歼。被围于六营集之敌两师人马偎集于一个仅有200余户人家的村庄,不便展开,且是沙土地,无围寨,既无粮又缺水,固守困难。针对这一情况,第一纵队杨勇司令员考虑,如四面围攻,则迫使敌人作“困兽之斗”,我军势必付出较大牺牲。所以,莫如诱敌突围,在野外于运动中歼灭之。此意图报告刘、邓首长,刘、邓当即同意。于是一纵即改变强攻六营集的计划,采取“围三阙一”的打法,虚留生路,暗设口袋,纵敌向济宁方向突围,于运动中将敌歼灭。遂以一纵队二旅及六纵主力从六营集南、西、北三面猛攻;以一纵队十九、二十旅在六营集以东,纸坊以西开阔地带布成袋形阵地,网歼敌人。当夜20时,敌果然利用夜色和青纱帐作掩护,以三十二师为左翼、七十师为右翼,向东突围。俟敌大部兵力进入解放军预伏圈内时,伏兵四起,一纵第一、二旅动作迅猛,从两侧合围,割裂、击溃了敌三十二师、七十师的队形。敌人在密集火力打击下,争相夺路逃生,互相践踏,溃不成军。冲到战斗最前线的一团二营,共捉了1200多个俘虏,而他们自己则无伤亡,创造了0比1200的模范战例。就连号兵、电话员和赤手空拳的炊事员、饲养员也俘获三五成群的敌人。敌七十师师长陈颐鼎、副师长罗哲东,穿着士兵的破军装,帽子也跑丢了,但终没能逃脱被俘的命运。至15日8时结束战斗,全歼敌三十二师、七十师共1.9万余人,取得了六营集大捷的彻底胜利。
(四)决战羊山
敌三十二师、七十师覆灭后,在敌人的这条长蛇阵上,只剩下偎缩于羊山集的六十六师一个半旅了。这个师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他们依托的羊山集,是一个有一千多户人家的大镇。镇北起伏2.5公里的几个山头,象一只头东尾西的卧羊,故名羊山。羊山集就座落在最高的山头“羊身”山脚下。北面靠山,三面环水,易守难攻。敌人在羊山集街巷及四周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除控制“羊头”、“羊身”、“羊尾”各制高点外,还派兵一部扼守西北1公里处的葛山,力图凭险死守待援。
15日,刘邓第二、第三纵队即发起对羊山集的进攻。当日二纵队一部攻占葛山。随后,三纵队八旅一度攻上“羊头”,九旅攻进南门。次日,二纵队五旅一度攻占“羊尾”,四旅攻进西街。但遭敌“羊身”制高点火力猛烈反击,加之连日大雨和积水影响,除葛山外,均被迫退出阵地,进展不大。
19日,蒋介石飞往开封坐阵指挥,从西安、潼关调整编第十师、骑兵第一旅,从洛阳调青年军第二0六师,从豫北调四十师,从汉口调五十二师之八十二旅,从山东调第七、第四十八、第八十五、第五师立即驰援羊山集;严令王敬久就近率五十八师及六十六师之一九九旅,立即由金乡北渡万福河,解羊山集之围。
当日,王敬久在蒋介石严令下,派五十八师和六十六师的一九九旅,配合国民党国防部拨来的一个炮兵营和一个战车连连夜北上,进至万福河畔,在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一、第二旅和七军分区部队的顽强阻击下,不能前进一步。这时,为更有效地歼灭金乡北援之敌,刘邓首长指示部队在万福河正面敞开一个缺口,在河北岸张开口袋,诱敌先头部队一九九旅北渡万福河,然后切断其与五十八师的联系,于运动中歼灭之。
22日,一九九旅在王敬久“限令即日晚12时到达羊山,否则军法从事”的严令下,渡河北进。羊山守敌亦以十三旅三十八团突围接应。独立第一旅、二旅、三旅等部迅速将敌包围,冒着倾盆大雨,激战两小时,全歼一九九旅全部、三十八团全部、五十八师一部,共5200余人。此时,中央军委电示刘邓,为迅速扩大已取得的主动权,对羊山之敌,确有迅速攻歼的把握,则攻歼之。否则应立即短期休整,直出大别山。
刘、邓首长认为,敌人各路援军尚在途中,金乡之敌已无力北援,菏泽之敌在鲁西南地方武装打击下,只能消极防守,亦无力东援,羊山之敌已经削弱。而解放军主力则可全部集中,完全有迅速歼灭羊山之敌的把握,决心不放过战机,迅速全歼羊山之敌。
刘、邓首长经重新侦察后,调整部署,以第二纵队由西向东攻击,以三纵队第七旅和六纵十六旅由北向南进攻,以三纵队一部由东向西攻击,并调用野司榴弹炮营、一纵队炮兵团加强火力,夺取羊山各制高点。25日,二纵队五旅攻占羊尾,向羊身和羊山集西北部攻击。六旅攻占羊山集西街,攻入西门。
三纵队八旅攻占羊头,九旅攻占羊山集东部。战士们每前进一步,都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和反冲锋,每夺取一个防御工事和一座民房,都要经过浴血的搏斗。此时,连日大雨,整个战场一片泥泞,战壕里许多战士浸泡在齐腰深的水中。伤员伤口泡得发烂,浓血直流。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羊山的积水。敌我双方都有较大的伤亡,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
27日夜,对羊山集发起总攻。各种炮火同时发出吼声,爆炸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了整个战场。各路突击队一齐冲出,杀声震天。七旅十九团三营的史玉伦,是和王克勤挑过战的战斗英雄。他带领突击班,首先登上了羊山山顶。经过战士们前赴后继的浴血战斗,羊山各制高点全部为我军夺取,敌人全部被压缩于羊山集村内。整个夜晚,战士们酣战在羊山集的每一个角落。六旅十八团一营二连,在指导员葛玉霞的带领下,勇猛穿插攻击,机智果断地攻占了六十六师指挥部。次日,胜利结束战斗,全歼敌人六十六师师部及十三旅、一八五旅旅部,共毙伤俘敌23452人,击落敌机2架,摧毁敌坦克2辆,缴获敌野炮、山炮24门,各种小炮102门,轻重机枪367挺,手提机枪158支,长短枪2516支,汽车35辆,电台7部,骡马430匹。
羊山战斗的胜利为刘邓大军挥戈南进,千里跃进大别山打开了通路。在羊山集战斗中,湖西地区出动数万名民工支前,出动担架6867付,大车3910辆,支援面粉612万余斤,食油3600余斤,鞋17212双,圆满完成了各项支前任务。至此,为时28天的鲁西南战役胜利结束。
在鲁西南战役期间,豫北方向太行和冀南军区部队,于6月29日至7月18日,对平汉铁路两侧之敌发起进攻,歼敌5000余人,收复县城9座,并迫使敌人退缩于新乡、安阳、焦作等少数孤立据点。豫皖苏军区部队在攻势作战中,歼敌60000余人,连克7城,直接威胁了陇海线和开封之敌。华东野战军一部对津浦线及其以西地区敌人发起进攻。这些都有力地配合了刘邓大军鲁西南作战。
羊山之敌全军覆没后,坐阵开封的蒋介石仍不甘心在鲁西南的失败,又纠集5个集团军共30个旅的庞大兵力,分5路合击位于郓城、巨野地区的刘邓大军,企图将刘邓大军主力歼灭于巨菏公路和黄河之间,或逐回黄河以北,以堵塞这个缺口。蒋介石还准备了更毒辣的一手,再打不赢就破毁黄河堤坝,水淹刘邓大军于鲁西南地区。当时,大雨连绵不断,黄河正届汛期,加上国民党部队对复堤工程的破坏,多处险工堤段告急。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情况,刘、邓首长洞察全局,本着中央军委“不打陇海,不打新黄河以东,亦不打平汉路,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的战略方针,当机立断,命令部队提前结束休整,挥戈南进。当即部署:以新编成的十一纵队在黄河边佯动,造成渡河北返的声势,吸引敌人继续合围;以豫皖苏军区部队破击平汉路,断敌交通;以中原独立旅直出信阳以西。同时,华东野战军亦作了积极捕捉战机打击敌人,掩护刘邓大军南进的部署。8月7日夜,正当各路敌人向刘邓大军合击的包围圈将拢未拢,而由南向北进击的一部已越过巨菏公路,陇海铁路两侧完全没有敌人正规军的时刻,刘邓大军来了个金蝉脱壳,突然甩开敌人,兵分三路向南疾驰。第三纵队在左,出成武、虞城,直奔皖西;第二纵队在右,出曹县、宁陵直奔豫南;中原局、刘邓首长率野战军指挥部及第一、第六纵队居中,沿沈丘、项城、息县之线向南直进。
至此,鲁西南战役的目的实现,刘邓大军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伟大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