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情报
金乡县农业局植保站 第十七期 2018年5月29日
夏玉米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绿色防治技术
根据县植保站测报灯诱集成虫基数、气象预报、作物种植方式、结合历史资料综合分析,预计2018年我县夏玉米主要病虫草害为中等发生。其中二代棉铃虫、玉米蓟马中等偏重发生;玉米褐斑病、玉米锈病中等发生,感病品种田偏重发生;二点委夜蛾在管理粗放的有覆盖物的玉米田中等发生;顶腐病在土壤贫瘠地块中等发生;二代、三代粘虫偏轻发生;玉米粗缩病在夏直播玉米田零星发生。
绿色防治技术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运用农业防控、物理防控和“三次”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实现农药减量控害。“三次”用药技术即播种期包衣、播种期或苗期化学除草及大喇叭口至初穗期“玉米一防双减”,减施苗期用药一次。科学用药务必抓住防治适期,即害虫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虫3龄前;病害在发生初期,及时实行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确保我县玉米丰产丰收,现简介如下:
一、农业防控
1、选用抗性良种。登海605、登海3号、农大108、鲁单818、鲁单50、鲁单981、苏玉29品种对玉米锈病、褐斑病抗性较好。
2、清除覆盖物。对直接播种的夏玉米田,一定要清除玉米苗基部的覆盖物,打捆带出田外,消除二点委夜蛾、粘虫发生的有利环境条件。
3、适期播种。 夏玉米于6月8-15日为播种适期,能有效避开灰飞虱传毒高峰期,确保苗全苗壮。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是灰飞虱传毒高峰期。不提倡麦田套种及大蒜茬、土豆茬等早茬地块的跟茬种植。
二、物理防控(理化诱控技术)
杀虫灯、生物食诱剂、性诱剂适用于玉米整建制绿色高产创建示范区、合作社、种粮大户集中连片使用,有效诱杀各种害虫成虫,减少田间卵虫量。
1、杀虫灯。5-10月份,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按照1盏灯控制50亩的规模,有效诱杀蛴螬、棉铃虫、玉米螟等成虫。
2、生物食诱剂。,在成虫高峰期,按照1:1比例兑水稀释,进行条带撒施,每点用药80~100ml,在玉米上部叶片滴洒约10米长,点与点间距50~60米,每点辐射面积4~5亩,有效诱杀棉铃虫、地老虎、玉米螟、黏虫等成虫。
3、性诱剂。对棉铃虫、甜菜夜蛾等主要害虫成虫,每亩分别悬挂棉铃虫性诱捕器1套、甜菜夜蛾性诱捕器1套,性诱剂具有专一性。
三、3次科学用药技术
1、种子药剂处理:选用有效期长的杀虫、杀菌剂处理玉米种子,一般可减少苗期施农药一次,有效预防蛴螬、金针虫、灰飞虱、蓟马、二代粘虫、褐斑病、茎基腐病、瘤黑粉等玉米多种病虫害。农药可选70%噻虫嗪种子处理剂10ml/亩+2.5% 适乐时种衣剂10 ml/亩包衣处理种子,或29%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艾科顿)8-10ml/亩,种子包衣处理,避光堆闷3~4小时后播种。
2、杂草防除:苗前化学除草,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墒情好时,每亩可用96%精异丙甲草胺(金都尔)乳油或33%二甲戊乐灵(施田补)乳油100ml兑水30kg均匀喷施地面,不要漏喷,更不要重喷,有效防治多种杂草;苗期化学除草,玉米2-4叶期可用33.6%苯吡唑草酮水悬浮剂或2.25%甲酰胺磺隆悬浮剂适量兑水均匀喷施,可防除各种杂草。
3、玉米“一防双减”技术:即大喇叭口至初穗期,可选择5.7%甲维盐悬浮剂30ml/亩+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扬彩)50ml/亩混合或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g/亩+25%丙环唑乳油30 ml /亩混合进行喷雾,有效防控玉米锈病、玉米穗虫(玉米螟、棉铃虫、稀点雪灯蛾)、蚜虫、三代粘虫、顶腐病、弯孢菌叶斑病、大小斑病等。充分发挥大型植保机械--飞机的统防统治作用,有效解决玉米穗期植株高大,不容易防治的瓶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