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政策法规 | 绿色农业 | 农技推广 | 农业执法 | 农村经管 | 党政公开 | 放管服专栏 |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网站 > 县农业局 > 专题专栏
站内检索:
病虫情报第十九期

发布日期:2018-05-30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县农业局 字号:[ ]


病虫情报

 

金乡县农业局植保站    第十九期      2018530

辣椒病毒病发生与防治

近年来,我县辣椒病毒病发生严重,已成为辣椒上的第一大病害,严重影响到辣椒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制约我县辣椒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近几年调查,病田率95%以上,减产幅度在20-70%。预计今年辣椒病毒病一般地块中发生,部分地块中偏重至大发生。

预报依据: 去冬为暖冬,有利于蚜虫、飞虱、叶蝉等刺吸式传毒昆虫越冬。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偏重发生,2017年中发生,田间毒源丰富。③随着重茬种植,辣椒病毒病呈加重趋势,特别是坏死型表现严重。④气象预报,6月上中旬降水偏少、温度偏高,在干旱、高温、光照强度强的条件下,辣椒抗耐病能力下降,易诱发病毒病的发生。预计6月中旬末前后,坏死型病毒病症状将会凸显,7-9月份花叶、丛枝型表现偏重。

防治策略:目前辣椒病毒病仍然没有单一的防治措施,一旦发病后也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大多数抗病毒制剂在发病后,防治效果多数不足30%。因此,辣椒病毒病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通过治虫防病,发病初期提前药剂预防,以及健身栽培提高植株的抗耐病能力等多方面,减轻病毒病的发生程度,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

1. 栽培防病  总的原则促使辣椒早起身、早坐果,力争在夏季高温来临前开完花、坐住果,减轻病毒病的危害。

 ①加强水肥管理。大蒜收获后,建议及时浇水施“催苗肥”,最好在10左右的时间连提两遍苗,肥料建议施用高氮高钾含硝态氮的冲施肥,最好沟施,或顺行间撒施,每次每亩15公斤左右。在初花期之前,视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做到小水勤浇,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促进早发稳长,迅速搭起丰产骨架,在夏季高温天气来临前,及早封垄。

②中耕松土。大蒜收获后中耕松土,改善根基的氧气供应,特别应注意雨后或浇水后的中耕,是提高植株抗病性的有效措施之一。中耕应掌握前期宜深,松土透气,纳雨蓄墒,中期宜浅,防止伤根,封垄后停止中耕的原则。

 ③打顶。打顶可促发侧枝萌发,提早结果,减轻病毒病的发生危害。

 ④注意夏季高温干旱时应及时浇水,可减轻病毒病的危害。夏季浇水应注意避开高温时段。

⑤辣椒田套种玉米。玉米选用大穗型品种,播期掌握在610日前后,行距间隔3-4米,可条播或点播,点播穴距20公分左右,点双粒不间苗。基本不影响辣椒产量,利用玉米遮阴,可减轻中后期病毒病发生程度,一般每亩可增收玉米400斤左右。

⑥喷施叶面肥,搞好健身栽培。优良叶面肥可促进苗旺苗壮,显著提高植株对病毒病的抗耐病能力,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可结合抗病毒剂、杀虫剂,10天左右喷一遍益施帮、或海力佳、沃家福、沃生等。

2.治虫防病。从苗期提早用阿卡,或噻虫嗪、吡虫啉等,防治蚜虫等传毒昆虫,切断病毒传播媒介,可减轻病毒病的发生。喷药时要包括田间地头的杂草。

3.药剂防治。由于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该病的防治一定要从苗期或发病前期,提前预防,一旦发病,药剂治疗效果很差。常见抗病毒制剂有:毒氟磷、香菇多糖、宁南霉素、盐酸吗啉胍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537-6552700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浏览器IE6以上版本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