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 目
●司马镇开展电商扶贫活动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鸡黍镇精准施策积极助推新旧动能转换显实效
●县食药监局推动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工作上台阶
●县司法局全力推进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出新招
司马镇开展电商扶贫活动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一是大力培训电商人才。成立琳哒电商培训学校分校,对贫困群众、创业青年、农村妇女等开展电商培训;定期召开“创客沙龙”交流培训会,邀请知名电商人士与辖区电商从业者、参与电商产业链的农户和电商爱好者进行现场交流,提升电商从业能力;组织电商带头人、大学生等到先进地区学习取经, 打造“一户带多户”“一店带多村”电商扶贫模式。今年以来,共开展精准扶贫电商免费培训班1期、电商专业提升班3期、“创客沙龙”交流培训会5期、外出交流学习4次,现有电商从业者电10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人。二是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利用辖区锦绣黄桃、太阳杏、白梨瓜、冬枣、牛奶茄子、黑猪、百子鹅等农产品特色优势, 培育壮大农产品产业, 实施名优特产优质化、网络化、品牌化战略, 打造“司马长寿桃”“富硒大蒜”“赵村黑猪”等品牌;积极引导远大伟业、邮政买卖惠、代氏牧业、农村淘宝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电商企业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让“贫困户”+“电子商务”+“龙头企业”进行深度融合,实现电商扶贫互联互通、互惠互赢的良好效果。三是强化电商平台建设和质量监管。建立“司马大集”网上商城,打开锦绣黄桃、太阳杏、牛奶茄子、百子鹅蛋等特色农产品的电商销路;通过“司马大集”预售服务,实现订单农业;健立辖区电商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完善农产品防伪标识制度, 通过二维码查询等方式给农产品贴上身份标签;利用“司马大集”问题投诉模块, 实现辖区电商产品监管信息共享, 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靠。2017年底,该镇利用电商平台为贫困户销售黄桃、大蒜、太阳杏、百子鹅蛋等农产品,辖区16户贫困家庭增收10万余元。 (魏洪森)
鸡黍镇精准施策积极助推新旧动能转换显实效
一是推动产业融合,促进链条提升发展。该镇优化精细板材产业集群,积极淘汰落后产能与设备,全镇共淘汰燃煤锅炉165台,实现了在产企业全部煤改气,并安装废气处理装置,产业链提升成效明显。例如永盛木业有限公司借助产业融合,积极淘汰落后设备,投入3000万元新上板式家具生产线,产品远销欧美等国家地区,并借助“互联网+”成为天猫优先销售推荐。
二是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针对项目落地受土地、厂房制约较大的困难,对全镇闲置厂房情况进行摸查,建立台账,力争将旧厂房变身为产业孵化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截至目前,全镇利用闲置厂房,新落户纺织服装、箱包加工等项目36个。利用金马开发区原废置厂区招引投资1.6亿元的福盛隆新能源项目,实现了腾笼换鸟、新旧动能转换,为全镇工业持续发展积蓄力量。(平安)
县食药监局推动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工作上台阶
一是加大分析研判。规范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信息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明确专人对举报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做好阶段性热点问题的适时通报;定期对投诉举报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发现薄弱环节,提出预防预警措施和建议,为稽查办案提供精准定位。二是配强稽查队伍。明确稽查大队专职处理全县“四品一械”投诉举报工作,配齐配强工作人员,细化投诉举报流程、办理时限,建立完善电话、信函、来访等投诉举报渠道受理、流转流程,提高投诉举报办理效率和质量,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三是提高公众知晓率。充分利用12331主题日、食品安全周、安全用药月、法制宣传日等主题活动,广泛宣传食品药品投诉举报途径、受理程序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的知晓率。四是确保有案必查。加强与12331、市长热线、书记县长信箱等平台的工作对接,实现投诉举报接收、受理、办理、跟踪及反馈等相关业务的网络化、一体化。2018年以来,累计接收“四品一械”投诉举报信息77条,出动执法人员266人次,立查案件17起,回复率、办结率及群众满意度均达100%。 (侯路)
县司法局全力推进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出新招
一是开展网上巡查。利用济宁智慧民调系统对人民调解工作进行网上巡查,实时查看和审核系统上人民调解案件输入、受理、归档等情况,加强对各级人民调解员网上办案工作的指导。2018年上半年,共输入案件758 件、受理案件758件、归档案件449件。二是进行专项评查。每季度定期对全县13处司法所人民调解工作开展专项评查,对各所人民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当场反馈,现场指导改进,并督促做好查后整改工作,提升人民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三是实行联合督查。基层科联合局纪检部门不定期对13处司法所进行明察暗访,重点督查工作人员在受理调处人民调解案件工作中,有无对待当事人言辞粗鲁、态度生硬行为,是否存在不按流程办事、违反工作纪律等现象,进一步改进作风,提高工作效能。 (江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