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 目
●我县推出三项机制助力“一次办好”改革工作
●化雨镇抓好三项惠民服务积极提升群众幸福感
●卜集镇推进有线电视“户户通”扶贫工程建设
●鱼山街道多举措确保水环境综合治理上新台阶
我县推出三项机制助力“一次办好”改革工作
一是领导重视,积极部署。成立县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指挥部,作为县“一次办好”改革工作专班,由县长任指挥长、常务副县长任常务副指挥长。专班人员由县编办、政务服务中心、法制办等“一次办好”改革重点涉及部门抽调组成,下设营商优化、综合协调、督导考核等小组,通过集中学习办公、每周定期例会的方式,通报各小组工作进展情况,布置下一步重点工作。二是制定节点,步步推进。对依申请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编制“一次办好”事项清单,争取2018年7月底前公布县级“一次办好”事项清单;进一步规范镇街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加快推进村级便民服务点和网上服务站点建设,健全“一次办好”服务网络;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确保于2018年12月底前,配合省市建立重点基础信息资源库。三是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县“一次办好”改革工作专班建立督查考核机制,成立督导考核组,将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相关情况作为县直部门(单位)和镇街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建立改革任务台账,跟踪落实改革情况,综合运用督查、审计、明察暗访等方式对改革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全程监督,定期调度通报全县各部门单位进展情况。(孟爽)
化雨镇抓好三项惠民服务积极提升群众幸福感
一是疏通沟渠,建设高效农田。出台《化雨镇防汛应急预案》,以8个管区为单位排查村庄低洼地和淤堵沟渠20余处,集中清理私自填埋排水沟种植的农户,保障沟渠畅通。目前全镇累计出动挖掘机39台,疏通沟渠10余公里,打造旱能浇、涝能排农田。二是精准帮扶,助力扶贫攻坚。依托精准扶贫,每季度集中开展大走访、送爱心活动,持续开展贫困户技能培训、创业扶贫贷款和危房改造行动,保障贫困户脱贫摘帽,精神面貌不断向好,经济收入不断提高。三是养老服务,保障老有所乐。依托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6个行政村全部配备老年活动室、棋牌室,成立北苏、张楼2支太极拳队,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推进标准化院社建设,设立老年互助养老院3处,新扩建敬老院宿舍楼、食堂各1处,新增200余张养老床位,保障老有所安。(苏威)
卜集镇推进有线电视“户户通”扶贫工程建设
一是有线惠民,精准发力。该镇专门制定《关于卜集镇加快推进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和联络员承担安装任务的组织、协调和督查工作,对“户户通”工程质量、进度和效果总负责。二是主动作为,强化宣传。召开精准扶贫有线电视“户户通”动员大会,通过包户干部入户走访、发放《卜集镇贫困户有线电视“户户通”明白纸》等方式,广泛宣传广播电视“户户通”扶贫政策、有线电视减免措施等,确保政策知晓率达到100%;对排查摸底未安装有线电视的122户贫困户登记造册,确保落实到户。三是狠抓落实,文化惠民。积极和县文广新局对接,加大资金投入,落实每户60元安装补贴;该镇扶贫办加强工作进展情况督导,及时沟通,不断加快安装进度,确保7月底前全面完成。(王圣旭)
鱼山街道多举措确保水环境综合治理上新台阶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细化完善《鱼山街道2018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水环境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监督辖区内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形成水污染防治6条工作线,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全面防控各类面源污染。二是深化完善“河长制”。严格贯彻《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积极落实中央、省市县下达的各项要求,确保河长制落地生根,取得实效;落实村级河长工作第一责任主体,分解治理任务,加强巡视检查;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金沙路、金砀路等新建道路配套管网建设和改造,大力开展截污控源、清淤疏浚、面源整治等巡查、整治工作。三是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将水环境治理工作考核指标纳入《鱼山街道党员干部“四位一体”积分管理考核办法》,对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成绩显著的,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对在水环境治理和巡查监管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工作不力,导致突发严重水污染事件或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依法依纪追究问责。(马新超)
|